kwai最新版本

新闻动态    你的位置:kwai最新版本 > 新闻动态 >

养生呼吸五步层级:数息→调息→踵息→打通气血与天地同频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34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养生呼吸五步层级:数息→调息→踵息→……打通气血与天地同频

图片

陈道玄笔记

☆我读《五息直指阐微》

图片

最近读了《五息直指阐微》这本书,发现里面讲的呼吸养生法很有意思。书里说,呼吸不只是鼻子喘气,还藏着生死的奥秘。

图片

古人把呼吸分成好几个层次,从普通呼吸到高级的“真息”,就像爬楼梯一样,一步步通往身心合一的境界。

☆正确姿势

图片

进房间打坐时,先铺厚垫子,自然坐在上面就行。双腿盘坐(单盘双盘平坐都可以),右手轻放左手上,放在肚脐下方。腰背挺直,耳朵和肩膀对齐,鼻子对准肚脐。嘴唇轻闭,舌头轻抵上颚,眼皮自然垂下,目光微微内收。

图片

这时心里的念头跟着双眼,先集中到鼻尖,再慢慢移到肚脐下方的“气穴”(也就是丹田,小肚子里的核心位置)。如果觉得昏沉,就从数呼吸开始练。

图片

☆普通人的四种呼吸状态

鼻子的呼吸有四种:

图片

1. 风息:呼吸有声响,像刮风一样,说明心神散乱;

2. 喘息:呼吸急促短促,身体在“喊救命”,能量在浪费;

3. 气息:呼吸粗重不细,说明还没找到节奏;

4. 定息:呼吸细长均匀,像蚕丝绵绵不断,这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最佳状态,能滋养身体。

☆观息:止念的第一步

图片

为什么要“观息”?因为人太容易乱想了!一个念头没结束,下一个又冒出来,心神就像被拽来拽去的风筝,时间长了身体就垮了。修炼的人想摆脱这种疲惫,首先得让念头停下来。

图片

怎么停?靠“观息”——用意念跟着呼吸,吸气时知道在吸气,呼气时知道在呼气,每个念头都“粘”在呼吸上。坚持久了,杂乱的呼吸会变稳,胡思乱想也会变少,这是打基础的关键。

☆数息:拴住心猿意马的笨办法

图片

数息是入门的基础功夫,适合心乱的人。方法很简单:从呼吸粗重时开始数,一呼一吸算一次,从1数到1000,中间如果分心了,就重新数。别小看这个笨办法,它能像绳子一样把“心猿意马”拴住,让心慢慢静下来。等数到几万次都不分心时,呼吸自然变细,心也能真正安静了。

图片

这招比那些强行闭气的歪门邪道安全多了,虽然不像古代高人的方法直接(比如“观心术”“窍穴法”“集中精神到丹田”等),但特别适合新手。

☆调息:让呼吸自己变顺

图片

“调息”和“数息”不一样:数息是主动数数,调息是“被动跟随”。只需把注意力轻轻放在鼻尖,就像看着一只蝴蝶停在花朵上,不赶它也不追它,呼吸会自己慢慢变顺。练得深了,会感觉呼吸越来越轻,好像口鼻没怎么动,小肚子里却有轻微的起伏,这就快进入“踵息”了。

图片

调息的关键是“似有似无”,心越静,气息越能回到小肚子的“根”里。

☆踵息:呼吸到小肚子的深处

图片

普通人用喉咙呼吸,高手能用“踵息”——不是真的用脚跟呼吸,而是让气息沉到小肚子的“气穴”里(肚脐下约3寸的位置,古人又叫“四会田”)。就像《黄庭经》里说的:“背后有生命之门,前面有能量之源,呼吸就像日月一样循环。”普通人不是做不到,只是注意力总在外面,没发现小肚子才是呼吸的“老家”。练习时,用眼睛的余光“看”着小肚子,心越静,气越足,坚持百日,能明显感觉小肚子暖暖的,像有个小太阳在发光。

图片

这时吸气呼气就像在体内画圆圈,古人叫“运转周天”,其实就是能量在身体里循环。

☆胎息:像胎儿一样呼吸

图片

踵息练久了,鼻子几乎感觉不到呼吸,只有小肚子像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一样,微微地一起一伏,这就是“胎息”。这种状态完全是自然形成的,不用强迫自己闭气。普通人整天忙忙碌碌,精气神都耗光了,全靠睡觉补能量;但练到胎息的人,醒着时也能“充电”,精神始终饱满。

图片

可惜很多人贪吃、熬夜、纵欲,把身体里的“清气”都换成了“浊气”,寿命越来越短,却浑然不知。

☆混元息:与天地合二为一

图片

胎息练到深处,会进入“混元息”:呼吸几乎停止,整个人像融化在空气里,感觉自己被一团光包裹着,没有烦恼也没有杂念,精神和气息完全融合在一起。这时练一小时,就像天地运行了一年;练一百天,能积累成一股强大的能量(古人叫“大药”);练上三年,甚至能达到“身心自由”的境界(类似古人说的“阳神出入”)。

图片

天地每天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,人也跟着天地的节奏在呼吸,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。

图片

☆呼吸的四个阶段:数、调、踵、定

书里把呼吸的修炼分成四个阶段:

1. 数息:用数数让心安静下来;

图片

2. 调息:跟着呼吸自然调整,找到节奏;

图片

3. 踵息:让气息沉到小肚子深处,启动内在循环;

图片

4. 定息:呼吸极轻极静,进入“胎息”“混元息”的高级状态。

图片

核心就是一句话:让心念和呼吸“手拉手”,从紧张到放松,从表面到深处,最后融为一体。

☆身体的能量通道

书里还提到,人体有三条主要的能量通道:

冲脉:从眉心內中心到小肚子内中心,是呼吸的“主干道”;

图片

任脉:身体前侧的“阴脉”,从下唇到小肚子;

图片

督脉:身体后侧的“阳脉”,从尾椎到头顶。

图片

这三条脉在上中下丹田(眉心内、胸部内、小肚子内)交汇,形成能量的“十字路口”。普通人出生后,能量逐渐从小肚子(先天)跑到口鼻(后天),所以修炼要反过来,把能量“拉”回小肚子的“老家”。

☆关键窍穴:小肚子的“神秘开关”

图片

古人给小肚子的核心位置起了很多名字:“玄关”“玄牝门”“呼吸处”等,说白了就是小肚子里的“神秘开关”。呼吸时,呼出是“打开”(阳气舒展),吸入是“闭合”(阴气收敛),一呼一吸就像天地的“风箱”在拉动,能量就在这一开一合中循环。庄子说的“呼吸到根本”,就是让气息回到这里,滋养全身。

☆总结

图片

这本书用简单的呼吸为切入点,讲了从普通人到高手的修炼路径。虽然有些术语听起来玄乎,但核心很实在:通过调整呼吸,让心安静下来,让能量回到身体深处。当然,里面的高级境界需要长期练习,普通人先从数息、调息开始,每天练上十几分钟,哪怕只做到“呼吸变稳、心不那么乱”,也算赚到了。毕竟,呼吸是与生俱来的能力,用好它,就是最好的养生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杨德龙: 希望大家真正在心里面认可价值投资, 实现财富增长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kwai最新版本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